欢迎来到书法艺术馆! 退出
  • 皇兴造像铭文
    其背光的优美形状、丰富构图和率真的书法,其拓本常被用于《中国美术全集》等大型图书的封面,是半个世纪以来新出碑刻拓本的大名誉品,每张拓本价值千元左右。该造像是北魏佛像造像艺术主流和中心地区的代表作品。类似作品还有1952年林丛生先生捐献的北魏景明三年刘保生造像。
    【查看详情】
  • 爨宝子碑
    爨宝子碑,全称为“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墓”碑,碑质为沙石。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出土于云南省曲靖县扬旗田村,1852年移置曲靖城内,现存于曲靖一中爨轩内爨碑亭。碑首为半圆形,整碑呈长方形,高1.83米,宙0.68米,厚0.21米。碑文计13行,每行30字。碑尾有题名13行,每行4字,额15字,均正书。此碑的书法在隶楷之间,体现了隶书向楷书过渡的一种风格,为汉字的演变和书法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其极高的书法的地位。在书法史上与《爨龙颜碑》与《爨宝子碑》并称为“爨”,前者因字多碑大称“大爨”,此碑则被称为“小爨”。1961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拨款重新修理工建碑亭,加固碑座。碑文记述爨宝子生平,系爨部族首领,世袭建宁郡太守。滇人袁嘉谷曾为碑亭撰书一联“奉东晋大亨,宝子增辉三百字。称南滇小爨,石碑永寿二千年。”这里的“三百”、“二千”,是为了语言对仗,取其约数。实际上立碑至现在,已有将近1600年历史,碑文共有388字。大亨是晋安帝壬寅年(公元402年)改的年号,次年又改称元兴,至乙已(公元405年)又改号义熙。云南远在边陲,不知内地年号的更迭,故仍沿用。
    【查看详情】
  • 赵孟俯心经墨迹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这是写给中峰和尚的一件墨迹,此作圆融秀逸而超然入圣。原为手卷,后来改装成册,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查看详情】
  • 赵孟俯心经墨迹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这是写给中峰和尚的一件墨迹,此作圆融秀逸而超然入圣。原为手卷,后来改装成册,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查看详情】
  • 瘗鹤铭
    镇江焦山碑林犹如璀璨的群星,而其中最光耀夺目的一颗明星便是无价之宝的《瘗鹤铭》。瘗是埋葬之意。瘗鹤铭,即葬鹤的铭文。相传《瘗鹤铭》为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所书,因他平生极爱养鹤,在他家门前有一“鹅池”,他常以池水洗笔,以鹅的优美舞姿丰富他的书法,故而他的字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之称。相传一日他到焦山游览,带来一对仙鹤,不料那一对仙鹤不幸夭折,王羲之十分悲伤-—用黄绫裹敛了仙鹤埋在焦山西麓的岩壁上,遂含泪挥笔,在岩壁上写下了著名的《瘗鹤铭》以示悼念。其字体潇洒苍劲,别具一格,书法价值极高,确为稀世珍品。我国有“二铭”,即南有镇江《瘗鹤铭》,北有洛阳《石门铭》。唯有《瘗鹤铭》最受历代书法家的推崇,称之为“大字之祖”、“书家冠冕”。由于铭文通篇是道教口气,故多数学者考证,认为是出自南朝梁代道首陶弘景的手笔。因陶弘景在齐亡入梁后,隐居句容曲山(茅山)自称“华阳隐士”,晚号“华阳真逸”,世称“华阳真人”。他有驾鹤升天的最高理想境界,那么他当年为仙鹤立石旌,发出“天其未遂吾翔寥廓耶”的感叹,并“爱集真侣,瘗尔作铭”,与其身份是极为相称的。茗山方丈云:《瘗鹤铭》全篇是道教口气,而陶弘景既称隐逸,又属仙流,当无可疑。至于《瘗鹤铭》是王羲之作品之说,这是由于乾隆当年登焦山观《瘗鹤铭》时,曾说“非晋人不能”。皇帝开了金口,“永垂定论”。后便大加附会,以讹传讹,张冠李戴。焦山碑林所集之碑刻无论在史料和书法之艺术方面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