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书法艺术馆! 退出
  • 咸宁四年吕氏砖
    晋《咸宁四年吕氏砖》,是砖刻中的佼佼者,虽然比不上简书和残纸,但也是研究章草的重要资料。西晋武帝曾下诏禁碑铭,砖刻遂兴。《咸宁四年吕氏砖》(图87),1981年前后出土于安徽凤台县,该砖尺寸为34.8cm*17.2cm*5.8cm,砖文为:“咸宁四年七月吕氏造是为晋即袄十四年事秦岁在丙戌”。咸宁四年为278年(戊戌),晋“即袄”则为266年(丙戌)事。该砖刻可视为西晋时期章草刻书的代表作之一,其章法、结体及用笔均娴熟,线条圆浑劲健而又不失章草收笔之斩截,可见书写人并非劣手。
    【查看详情】
  • 论书帖
    草书墨迹,纸本,9行,共85字。怀素草书,一般说是继承和发展了张旭的草书,所以有“以狂继颠”的说法。董追《广川书跋》云:“怀素于书法,自言得笔法三昧。观唐人评书,谓不减张旭,素虽驰骋绳墨外,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今其书自谓真出钟(钟繇),草出张(张芝)。”但无论如何,他的草书总是以奔放纵逸为基本面目的。而《论书帖》则与我们常见的怀素的草书大有不同。他的《书帖》写得“匀稳熟”,“出入规矩,绝狂怪之形”。是今草中有章草遗意的佳作。
    【查看详情】
  • 神仙起居法帖
    中国五代书画家杨凝式的墨迹之一。此帖为纸本,草书。内容是记述古代医学上一种健身的按摩法。书于后汉干元年(948)。书法变化多姿,体势紧劲,运笔圆转流畅,师法欧阳询而又有新意,是杨凝式书法典型作品之一。此卷有宋、元、明、清人的题名及释文、题跋印鉴。《铁网珊瑚》《清河书画舫》、《寓意编》、《平生壮观》、《西清记》、《石渠宝笈·三编》等书均有着录。现藏故宫博物院。
    【查看详情】
  • 诸上座帖
    《诸上座帖》是宋黄庭坚为友人李任道所录写的五代金陵僧人文益的《语录》,全文系佛家禅语。(《诸上座帖》释文)署款:“山谷老人书。”“书”字上钤“山谷道人”朱文方玺。后纸有明吴宽,清梁清标题跋各一段。卷前后及隔水上钤宋“内府书印”、“绍兴”、“悦生”,元“危素私印”,明李应祯、华夏、周亮工,清孙承泽、王鸿绪,近代张伯驹等鉴藏印。此帖初藏南宋高宗内府,后归贾似道,明代递藏于李应祯、华夏、周亮工处,清初藏孙承泽砚山斋,后归王鸿绪,乾隆时收入内府,至清末流出宫外,为张伯驹先生所得,后捐献给国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此书学怀素的狂草体,笔意纵横,气势苍浑雄伟,字法奇宕,如马脱缰,无所拘束,尤其能显示出书者悬腕摄锋运笔的高超书艺。黄庭坚《山谷自论》云:“余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晚得苏才翁、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又得张长史、僧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在《语录》后黄氏又作大字行楷书自识一则,结字内紧外松,出笔长而遒劲有力,一波三折,气势开张,一卷书法兼备二体,相互映衬,尤为罕见,是其晚年杰作。明都穆《寓意编》、华夏《真赏斋赋注》、文嘉《钤山堂书画记》、张丑《清河书画舫》、《清河见闻表》、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清孙承泽《庚子消夏记》、清内府《石渠宝笈·初编》等书著录。
    【查看详情】
  • 提刑提举帖
    《提刑提举帖》,纸本。行草书,两开。此帖行笔流畅,笔势潇洒,字与字间多有纤丝相连,含篆隶笔意,给人以古朴之感。曾经明黄琳、项圣漠,清卞永誉、成勋、永理等收藏。《墨缘汇观》着录。现藏故宫博物院。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