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书法艺术馆! 退出
  • 寒山子庞居士诗卷
    《寒山子庞居士诗卷》纸本,这是一件行书长卷,是黄庭坚的典型风格。此卷用笔十分老辣,用笔凝练稳重而有韵致。作字如画兰竹,潇洒大方,任意高下雄强刚劲之中,自有一种风流。结字力趋险绝,点画长短随心,极富变化。然而倚则之中,中宫稳定,通体安祥。常用一二长笔纵横取势,打破行间的空白,使字形神采飞扬,产生一种极强的运动感。字内空间也处理的极富特色,往往密处愈处愈密,疏处更疏,使字空间洞开,与字外空间融为一体,形成丰富节奏,变估莫测。整卷作品风度翩翩,纵横飞动,得褚河南之遒媚,颜鲁公之端庄,《瘠鹤铭》之雄强,《石门铭》之飞扬,而成自家面目。
    【查看详情】
  • 李白仙诗
    《李白仙诗帖》,该帖为宋神宗元佑八年(公元1093年)苏轼58岁时书。清高士奇《江村销夏录》着录。后有蔡松年、施宜生、刘沂、高衍及张弼、高士奇、沈德潜等明、清人跋。此帖已流入日本。施宜生谓“颂大白此语。则人间无诗,观东坡此笔则人间无字。”此两诗为逸诗《李太白文集》所不载。太白之诗共两首。第一首娓娓道来.仙气拂拂,引人入胜。第二首凄清空逸超脱人寰。书则第一首灵秀清妍,姿致翩翩,后10句渐入奇境,变化多端,神妙莫测。第二首驰骋纵逸,纯以神行人书合一,仙气飘渺,心随书走,非复人间之世矣。此书境界,颇难企及。
    【查看详情】
  • 澄心堂纸帖
    《澄心堂纸》,纸本墨迹,是蔡襄论及澄心堂纸信札,署有“癸卯”(1063)年款,蔡襄时年五十二岁,正是他晚年崇尚端重书风的代表作品。全文以行楷写成,结构端正略扁,字距行宽紧合适,一笔一划都甚富体态,工致而雍容,颇具晋唐人的韵致。蔡襄书法学习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前人在评论蔡襄书法时,都认为它“形似晋唐”,如元倪云林曾跋云:“蔡公书法有六朝、唐人风,粹然如琢玉。”他的《澄心堂纸》可看作是蔡襄传世墨迹中最典型、最追踪晋唐的代表作。关于澄心堂纸,南唐时产于徽州池、歙(今安徽歙州)地区的宣纸,其质极精,细薄光润,首尾匀薄如一。其纸质诚如梅尧臣所说:滑如春冰密如茧。特别到了南唐李后主,名声大振。因为南唐学馆画院林立,文人学士云集,尽管年年都从巴山蜀水运进大批纸张,但还是供不应求。为此,南唐诏令重金礼聘后蜀纸工,前来歙州地区制造,并在南唐境内逐步推广。南唐后主李煜对此纸极为喜爱,视为珍宝,在宫中设造纸作坊,并以"澄心堂"作为储藏此纸之处,故名。澄心堂纸制作的艰辛和价值,梅尧臣诗云:“寒溪浸楮舂夜月,敲冰举帘匀割脂。焙干坚滑若铺玉,一幅百金曾不疑。”
    【查看详情】
  • 研山铭
    米芾《研山铭》,行书墨迹。在明代张丑的《真迹目录初集》、《清河书画表》和清代吴其贞的《吴氏书画记》中都有记载,据推创作于1101年至1102年间,作品沉雄苍劲、挥洒纵横,是米芾晚年代表作之一。专家研究说,作品早年曾入藏宋代内府,后一直为民间文人雅士珍藏。上个世纪20年代被日本一家博物馆收购而东渡扶桑。《研山铭》共计39个字,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书画鉴定专家对此帖的评价为:“下笔挥洒纵横,跌宕多姿,不受前人成法的羁勒,抒发性情天趣,在他的大字墨迹中,应推为上品。”也正因为如此,这件墨宝一露面就引起众多书画家、收藏家的关注,热切期待能让它返回祖国。国家文物局获此信息后,依法组织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和有关专家对这件作品进行了鉴定评估,专家们一致认为确属米芾真迹,具有极高艺术、历史价值,应尽最大努力避免再次流散境外。据此,国家文物局经批准,使用专项经费,依法通过定向拍卖方式竞买了这件《研山铭》。
    【查看详情】
  • 同年帖
    《同年帖》,15行134字。又称《金部帖》、《披风帖》,释文:“金部同年,载喜披风,甚慰私抱,殊为款曲。旋值睽离,必然来晨朝车行迈,适蒙示翰,愈伤老怀,惟冀保爱也。万万,不胜消黯。见(现)女夫刘仲谟秀才并第二儿子在东京,相次发书去。如有事,希图庇也。建中简上,金部同年,9月16日。《汤世帖》碑文三道,略表西京之物也。《怀湘南》拙诗,附上同院刘学士骘。同年邵兵部,希差人通达,或与面闻也。建中又白。”这是李建中写给“金部同年”的一封信,主要是托他照顾在东京汴梁的女婿刘仲谟与其次子李周士。“金部”属户部,“同年”是指同榜科举者。李建中也曾在金部供职,而此时正在西京洛阳作官,所以帖中说“略表西京之物”。此帖书法用笔苍老圆厚,形体紧结取敛势,圆转飘逸。后人评价:“西台(指李建中)书去唐人未远,犹有唐人余风。”其书风实开宋人尚意之先声,若与个性鲜明的宋诸家相较,则以典重温润取胜。《同年帖》原是李建中《六札卷》之一,明末清初为人分拆。除此帖外,尚存《贵宅帖》、《土母帖》,余者不知下落。此帖曾经明项元汴收藏,钤印多方。
    【查看详情】
  • 土母帖
    《土母帖》,深牙色纸本墨迹卷。帖共十行。用笔沉着,有欧阳询等严之法而笔丈稍肥,分布犹存唐代遗风,为传世李书代表作。据考此本原为六帖连卷,卷后有宋、元、明、清历代题跋,其中三帖已佚,另有《同年帖》、《黄宅帖》存世。后跋亦仅存其四,曾经项元汴收藏,尚存畏字编号。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