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书法艺术馆! 退出
  • 闰中秋月诗帖
    《闰中秋月诗帖》纸本楷书纵35厘米横44.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为“瘦金体”的典型作品之一,“瘦金”即有“瘦筋”的含意。这是一首七言律诗,用笔劲健挺拔又不失妩媚,加之紧密而婀娜的结体,不但衬托出诗句本身的意境,也让人体会到浓艳而优雅的气氛。笔画带过之处,如游丝行空,缠绵飘逸,是“瘦金书”中偏于柔美的风格,在宋徽宗的书法作品中,堪称代表。此册页曾经清宋荧、乾隆内府、嘉庆内府等收藏,《石渠宝笈初编》着录。释文:闰中秋月桂彩中秋特地圆,况当余闰魄澄鲜。因怀胜赏初经月,免使诗人叹来年。万象敛光增浩荡,四溟收月助婵娟。鳞云清廓心田豫,乘兴能无赋咏篇。
    【查看详情】
  • 与景道十七使君书
    此帖亦称“与景道使君书”。被《戏鸿堂法书》、《玉烟堂帖》、《海宁陈氏藏真帖》等丛帖收录。黄庭坚是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涪翁,又号山谷道人。江西修水人。黄庭坚书法擅行草书,初师法周越,后上溯颜真卿、怀素,尤其得力于《瘗鹤铭》,用笔以侧险取势,纵横拗崛,自成一家。黄庭坚行书不及其草书艺术水准高,而行书小字似胜大字,当然这是见仁见智的看法。他的大字行书虽长枪大戟,气势很盛,但总觉含蓄不足,不及小字耐人寻味,比如这件尺牍,温文尔雅,收放自如,并不因字小而损气度。这件尺牍还是一件重要的书论短文:信中写“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于今为天下第一。余书不足学,学者辄笔(懦)无劲气。今乃舍子瞻而学余,未能择术也。”黄书与苏东坡书法比起来,确实是苏字更有韵致,当然这仅是指行书,而苏书用墨太丰,亦是小疵,黄曾戏言苏字“石压蛤蟆”,而苏反唇相讥黄字“死蛇挂树”,双方都提到了对方特点,同时也点到不足,而他们之间的调侃都是善意的,正因为这一点而成了千古佳话。
    【查看详情】
  • 柳州罗池庙碑
    又称为“荔子碑”。碑文是摘自韩愈《柳州罗池庙碑》的《享神诗》。此诗赞颂柳侯,字为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苏轼亲笔。唐宋三大文豪的文采神韵凝于一碑,所以人们称之为“韩诗苏书柳事碑”或“三绝碑”。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