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书法艺术馆! 退出
  • 《伊阙佛龛碑》-78
    《伊阙佛龛碑》,唐岑文本撰文,褚遂良书。唐贞观十五年立。楷书。此碑为摩崖刻石。其结体雄浑秀逸兼而有之,笔力挺劲,端庄奇伟,气韵广严博大,与其晚年书法之变化多端、婵娟婀娜迥异其趣。
    【查看详情】
  • 《雁塔圣教序》-2
    褚遂良(596--658或659年),字登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唐太宗时封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史载此人博涉文史,尤工书法。唐太宗曾经说:“虞世南死后,无人再与我论书法。”魏征便推荐褚遂良,说“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太宗时历任起居郎、谏议大夫,累官至中书令。后因反对唐高宗立武则天为后,屡被贬职而死。其书初学欧阳询等,继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融会汉隶。其特点是:正书丰艳,自成一家,行草婉畅多姿,变化多端。当时与欧、虞齐名,学者甚多。颜真卿亦受其影响。唐人书评》称褚书“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李嗣真评“褚氏临写右军,亦为高足。丰艳雕刻,盛为当今所尚,但恨乏自然,功勤精悉耳。”清梁山献认为:“褚书提笔空,运笔灵。瘦硬清挺,自是绝品。然轻浮少沉着,故昔人有浮薄后学这议。”传世书迹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孟法师碑》其用笔方劲古拙,端雅高古。《雁塔圣教序》是褚遂良晚年杰作,字体瘦劲,时兼行草,具有丰神。历来为世人所重。传世碑刻有《同州三藏圣教序碑》、《伊阕佛龛记》、《孟法师碑》等。
    【查看详情】
  • 《天发神谶碑》-27
    《天发神谶碑》篆书。字体奇伟,为古代名碑之一。三国·吴天玺元年(276)立。碑原在江苏江宁,已毁。传为华核文、皇象书。清嘉庆十年(1805)毁于火。此碑非篆非隶,下笔多呈方棱,收笔多作尖形。转折方圆并用,形象奇异瑰伟。其笔法及体势,在书法史上可说是前无先例,后无继者。此碑书法若篆若录,篆书中用录书笔法,以秦录之方,参周籀之圆。用笔方劲,横画、横折笔画、点、竖画起笔,均用方笔;竖画收笔,多用悬针,结体取纵势长方,部分字,笔方而势圆。字形奇异瑰伟,和《石鼓》秦篆相比,独树一帜。清张廷济称:“吴《天玺纪功碑》雄伟变化,沉着痛快,如折古刀,如断古钗,为两汉来不可无一、不能有二之第一佳迹。”此碑传世墨本以“敷垂”二字完好者为明代初期拓本。
    【查看详情】
  • 《雁塔圣教序》-52
    褚遂良(596--658或659年),字登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唐太宗时封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史载此人博涉文史,尤工书法。唐太宗曾经说:“虞世南死后,无人再与我论书法。”魏征便推荐褚遂良,说“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太宗时历任起居郎、谏议大夫,累官至中书令。后因反对唐高宗立武则天为后,屡被贬职而死。其书初学欧阳询等,继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融会汉隶。其特点是:正书丰艳,自成一家,行草婉畅多姿,变化多端。当时与欧、虞齐名,学者甚多。颜真卿亦受其影响。唐人书评》称褚书“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李嗣真评“褚氏临写右军,亦为高足。丰艳雕刻,盛为当今所尚,但恨乏自然,功勤精悉耳。”清梁山献认为:“褚书提笔空,运笔灵。瘦硬清挺,自是绝品。然轻浮少沉着,故昔人有浮薄后学这议。”传世书迹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孟法师碑》其用笔方劲古拙,端雅高古。《雁塔圣教序》是褚遂良晚年杰作,字体瘦劲,时兼行草,具有丰神。历来为世人所重。传世碑刻有《同州三藏圣教序碑》、《伊阕佛龛记》、《孟法师碑》等。
    【查看详情】
  • 《天发神谶碑》-33
    《天发神谶碑》篆书。字体奇伟,为古代名碑之一。三国·吴天玺元年(276)立。碑原在江苏江宁,已毁。传为华核文、皇象书。清嘉庆十年(1805)毁于火。此碑非篆非隶,下笔多呈方棱,收笔多作尖形。转折方圆并用,形象奇异瑰伟。其笔法及体势,在书法史上可说是前无先例,后无继者。此碑书法若篆若录,篆书中用录书笔法,以秦录之方,参周籀之圆。用笔方劲,横画、横折笔画、点、竖画起笔,均用方笔;竖画收笔,多用悬针,结体取纵势长方,部分字,笔方而势圆。字形奇异瑰伟,和《石鼓》秦篆相比,独树一帜。清张廷济称:“吴《天玺纪功碑》雄伟变化,沉着痛快,如折古刀,如断古钗,为两汉来不可无一、不能有二之第一佳迹。”此碑传世墨本以“敷垂”二字完好者为明代初期拓本。
    【查看详情】
  • 《雁塔圣教序》-1
    褚遂良(596--658或659年),字登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唐太宗时封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史载此人博涉文史,尤工书法。唐太宗曾经说:“虞世南死后,无人再与我论书法。”魏征便推荐褚遂良,说“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太宗时历任起居郎、谏议大夫,累官至中书令。后因反对唐高宗立武则天为后,屡被贬职而死。其书初学欧阳询等,继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融会汉隶。其特点是:正书丰艳,自成一家,行草婉畅多姿,变化多端。当时与欧、虞齐名,学者甚多。颜真卿亦受其影响。唐人书评》称褚书“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李嗣真评“褚氏临写右军,亦为高足。丰艳雕刻,盛为当今所尚,但恨乏自然,功勤精悉耳。”清梁山献认为:“褚书提笔空,运笔灵。瘦硬清挺,自是绝品。然轻浮少沉着,故昔人有浮薄后学这议。”传世书迹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孟法师碑》其用笔方劲古拙,端雅高古。《雁塔圣教序》是褚遂良晚年杰作,字体瘦劲,时兼行草,具有丰神。历来为世人所重。传世碑刻有《同州三藏圣教序碑》、《伊阕佛龛记》、《孟法师碑》等。
    【查看详情】
  • 《雁塔圣教序》-51
    褚遂良(596--658或659年),字登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唐太宗时封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史载此人博涉文史,尤工书法。唐太宗曾经说:“虞世南死后,无人再与我论书法。”魏征便推荐褚遂良,说“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太宗时历任起居郎、谏议大夫,累官至中书令。后因反对唐高宗立武则天为后,屡被贬职而死。其书初学欧阳询等,继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融会汉隶。其特点是:正书丰艳,自成一家,行草婉畅多姿,变化多端。当时与欧、虞齐名,学者甚多。颜真卿亦受其影响。唐人书评》称褚书“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李嗣真评“褚氏临写右军,亦为高足。丰艳雕刻,盛为当今所尚,但恨乏自然,功勤精悉耳。”清梁山献认为:“褚书提笔空,运笔灵。瘦硬清挺,自是绝品。然轻浮少沉着,故昔人有浮薄后学这议。”传世书迹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孟法师碑》其用笔方劲古拙,端雅高古。《雁塔圣教序》是褚遂良晚年杰作,字体瘦劲,时兼行草,具有丰神。历来为世人所重。传世碑刻有《同州三藏圣教序碑》、《伊阕佛龛记》、《孟法师碑》等。
    【查看详情】
  • 《雁塔圣教序》-49
    褚遂良(596--658或659年),字登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唐太宗时封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史载此人博涉文史,尤工书法。唐太宗曾经说:“虞世南死后,无人再与我论书法。”魏征便推荐褚遂良,说“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太宗时历任起居郎、谏议大夫,累官至中书令。后因反对唐高宗立武则天为后,屡被贬职而死。其书初学欧阳询等,继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融会汉隶。其特点是:正书丰艳,自成一家,行草婉畅多姿,变化多端。当时与欧、虞齐名,学者甚多。颜真卿亦受其影响。唐人书评》称褚书“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李嗣真评“褚氏临写右军,亦为高足。丰艳雕刻,盛为当今所尚,但恨乏自然,功勤精悉耳。”清梁山献认为:“褚书提笔空,运笔灵。瘦硬清挺,自是绝品。然轻浮少沉着,故昔人有浮薄后学这议。”传世书迹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孟法师碑》其用笔方劲古拙,端雅高古。《雁塔圣教序》是褚遂良晚年杰作,字体瘦劲,时兼行草,具有丰神。历来为世人所重。传世碑刻有《同州三藏圣教序碑》、《伊阕佛龛记》、《孟法师碑》等。
    【查看详情】
  • 《雁塔圣教序》-50
    褚遂良(596--658或659年),字登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唐太宗时封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史载此人博涉文史,尤工书法。唐太宗曾经说:“虞世南死后,无人再与我论书法。”魏征便推荐褚遂良,说“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太宗时历任起居郎、谏议大夫,累官至中书令。后因反对唐高宗立武则天为后,屡被贬职而死。其书初学欧阳询等,继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融会汉隶。其特点是:正书丰艳,自成一家,行草婉畅多姿,变化多端。当时与欧、虞齐名,学者甚多。颜真卿亦受其影响。唐人书评》称褚书“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李嗣真评“褚氏临写右军,亦为高足。丰艳雕刻,盛为当今所尚,但恨乏自然,功勤精悉耳。”清梁山献认为:“褚书提笔空,运笔灵。瘦硬清挺,自是绝品。然轻浮少沉着,故昔人有浮薄后学这议。”传世书迹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孟法师碑》其用笔方劲古拙,端雅高古。《雁塔圣教序》是褚遂良晚年杰作,字体瘦劲,时兼行草,具有丰神。历来为世人所重。传世碑刻有《同州三藏圣教序碑》、《伊阕佛龛记》、《孟法师碑》等。
    【查看详情】
  • 《雁塔圣教序》-11
    褚遂良(596--658或659年),字登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唐太宗时封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史载此人博涉文史,尤工书法。唐太宗曾经说:“虞世南死后,无人再与我论书法。”魏征便推荐褚遂良,说“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太宗时历任起居郎、谏议大夫,累官至中书令。后因反对唐高宗立武则天为后,屡被贬职而死。其书初学欧阳询等,继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融会汉隶。其特点是:正书丰艳,自成一家,行草婉畅多姿,变化多端。当时与欧、虞齐名,学者甚多。颜真卿亦受其影响。唐人书评》称褚书“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李嗣真评“褚氏临写右军,亦为高足。丰艳雕刻,盛为当今所尚,但恨乏自然,功勤精悉耳。”清梁山献认为:“褚书提笔空,运笔灵。瘦硬清挺,自是绝品。然轻浮少沉着,故昔人有浮薄后学这议。”传世书迹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孟法师碑》其用笔方劲古拙,端雅高古。《雁塔圣教序》是褚遂良晚年杰作,字体瘦劲,时兼行草,具有丰神。历来为世人所重。传世碑刻有《同州三藏圣教序碑》、《伊阕佛龛记》、《孟法师碑》等。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