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书法艺术馆! 退出
  • 《李白忆旧游诗卷》(全图)
    草书《李白忆旧游诗卷》(沈周题跋)此时黄庭坚的草书艺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此阶段的书风,深得张旭,怀素草书飞动洒脱的神韵,而又有自己的风格。用笔紧峭,瘦劲奇崛,气势雄健,结体变化多端。
    【查看详情】
  • 杜陵秋兴诗卷(整图)
    王铎诗书画皆在成就,尤以书法见长。其书法诸体皆能,而草书成就最高。本帖体现了王铎草书之精华,展现他不同时期的草书面貌。王铎的草书风格集二王、掺入唐人狂草之法,同时还吸收黄庭坚,米芾之特点,自树一帜,将草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影响中国书坛四百余年。王铎草书大气磅礡,神采飞动、多姿多彩的韵律感,有着极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他的笔法极其丰富,以中锋为主,八面出锋。在圆转中回锋转折,注意含蓄,同时又用折锋,增强建之势。王铎的笔法成为其书风的重要特征之一,完美地体现了高古与雄强的审美特征;其结体紧密,连绵飞动,姿熊欹侧,奇险生姿;王释善用墨。首创“涨墨”之法。其用墨浓、淡、干、湿变化穷,结合用笔的产、缓形成了极强的律动感。王铎的涨墨法延展了书法的用墨表现空间,提升了墨的情趣张张力,对清以后尚趣派书法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查看详情】
  • 寒切帖
    《寒切帖》又名“廿七帖”、“谢司马帖”。纸本。此帖宋代曾入绍兴内府,明代流入民间,曾为王时敏等递藏,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原文为:“十一月廿七日羲之报:得十四、十八日书,知问为慰。寒切,比各佳不?念忧老久悬情。吞食甚少,劣劣!力因谢司马书,不一一。羲之报。”其中“谢司马”应为谢安。谢安为王羲之至友。谢安于升平四年(公元360年)出山为桓温西司马,时41岁。王羲之此信应写于此年,次年,即升平五年逝世。因此,此书应是其末年书。评者都认为,王羲之书法到末年,才达到极致,于此帖可以临略其末年书法妙处。此帖平和简淡,写时好像毫不费力。许多字,如“得”、“保”、“谢”等字,从结字上看,好像简得不能再简,从笔画看,也已没有那么多转折、顿挫。但简化不是简单,而是高度概括,作到了有点画处甚至无点画处都韵完意足。如此帖残破较重,许多字(如“月”、“羲”、“劳”字等)虽然残破,但气势仍然十分丰满。就整个来说,笔画比较妍润,但有些笔画,如第一个“之”字,“寒切”等字,润中含朴,非常耐人寻味。唐人孙过庭说:“是以右军之书,末年多妙,当缘思虑通审,志气平和,不激不励,而风规自远。”
    【查看详情】
  • 行穰帖
    王羲之《行穰帖》,原迹已失传。此为初唐时期的双钩填墨摹本,硬黄纸本,传为米芾再临本。二行,十五字,由北宋徽宗金泥题签和宣和之印,曾为董其昌友人吴廷所藏,明董其昌有多处题跋,后入清宫,乾隆有题跋题诗及鉴赏印。董其昌跋:“东坡所谓‘君家两行十三字,气压邺侯三万签’者,此帖是耶?”乾隆帝则赞它“于浑穆中精光内韫”。据说《行穰帖》为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从圆明园(宫廷)流落到民间的国宝,同时流出的还有钟繇《荐季直表》和苏轼《黄州寒食帖》等。《行穰帖》后为大风堂张大千收藏。《行穰帖》归大风堂后,张大千来日本曾携此卷并一时存放于书法家西川宁处。现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号称美国藏中国书法第一名品。《右军书记》:‘足下行穰久,人还,竟应快不?大都当任县,量宜,其令□□因便任耳。立俟。王羲之白。’此帖仅是《右军书记》著文片段。释文:足下行穰九人还示,应决不?大都当任
    【查看详情】
  • 《草书献之帖》(全图)
    王铎诗书画皆在成就,尤以书法见长。其书法诸体皆能,而草书成就最高。本帖体现了王铎草书之精华,展现他不同时期的草书面貌。王铎的草书风格集二王、掺入唐人狂草之法,同时还吸收黄庭坚,米芾之特点,自树一帜,将草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影响中国书坛四百余年。王铎草书大气磅礡,神采飞动、多姿多彩的韵律感,有着极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他的笔法极其丰富,以中锋为主,八面出锋。在圆转中回锋转折,注意含蓄,同时又用折锋,增强建之势。王铎的笔法成为其书风的重要特征之一,完美地体现了高古与雄强的审美特征;其结体紧密,连绵飞动,姿熊欹侧,奇险生姿;王释善用墨。首创“涨墨”之法。其用墨浓、淡、干、湿变化穷,结合用笔的产、缓形成了极强的律动感。王铎的涨墨法延展了书法的用墨表现空间,提升了墨的情趣张张力,对清以后尚趣派书法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查看详情】
  • 李白忆旧游诗
    《李太白忆旧游诗卷》,墨迹长卷,卷首断烂,前缺八十字,无款。通篇草法全由怀素出,笔势翻腾,点画纵恣,为黄氏草书精品,原迹现藏日本。
    【查看详情】
  • 韩愈进学解(整图)
    鲜于枢与赵孟俯齐名,是元代重要的书法家之一,。其作品骨力劲健,真气饱满,行笔自然潇洒。本卷是鲜于枢传世书法作品中年较早的一件,保存较为完好。
    【查看详情】
  • 草书题画诗轴
    《手札》纸本,7开1跋。《手札》系《十三札》之一,《十三札》集朱耷所书信札十三通装裱成册,故又称《十三札》册。每札均有作者题名“八大山人”,大部分钤有“八大山人”印。札中所述多为友人间往还之事,其中不乏奉画、饮宴之约,借钱、谢赠等事,从中可以窥见八大山人当时生活的一个侧面,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从书法风格及落款形式分析,此十三札大致为朱耷晚年之作。册书法挥洒自如,行草相间,无拘滞之感,盖由于书者致书友人,全无拘束,缘纸走笔,纵横驰骋,了无挂碍,自能得其书法真趣。
    【查看详情】
  • 脚气帖
    《脚气帖》是一封信札,全帖曰:“仆自四月以来辄得脚气发肿入秋乃减所以不辞北行然于湖山佳致未忘耳。”《石渠宝笈初编》着录之《宋诸名家墨宝册》,蔡书《脚气帖》为其中之一幅。原迹曾刊于《故宫周刊》合订本第十六册。蔡襄书法大多正楷,此帖别开生面,为行草书,其笔法精妙,行笔流畅,遒劲婉美,为蔡襄行草书佳作。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