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书法艺术馆! 退出
  • 中山松醪赋
    《中山松醪赋》与《洞庭春色赋》,均为苏轼撰并书,此两赋并后记,为白麻纸七纸接装,纸精墨佳,气色如,前者行书三十五行,三百十二字;后者行书三十二行,二百八十七字;又有自题十行,八十五字,前后总计六百八十四字,为所见其传世墨迹中字数最多者。前者作于公元1091年冬,后者作于公元1093年,为苏轼晚年所作,苏轼贬往岭南,在途中遇大雨留阻襄邑(今河南睢县)书此二赋述怀。自题云:“绍圣元年(1094)闰四月廿一日将适岭表,遇大雨,留襄邑,书此。”时年已五十九岁。此二赋笔意雄劲,姿态闲雅,潇洒飘逸,而结字极紧,集中反映了苏轼书法"结体短肥"的特点。明张孝思云:“此二赋经营下笔,结构严整,郁屈瑰丽之气,回翔顿挫之姿,真如狮蹲虎踞。”王世贞云:“此不惟以古雅胜,且姿态百出,而结构谨密,无一笔失操纵,当是眉山最上乘。观者毋以墨猪迹之可也。”乾隆曾评:“精气盘郁豪楮间,首尾丽富,信东坡书中所不多觏。”此两帖清初为安岐所藏,乾隆时入清内府,刻入《三希堂法帖》。溥仪逊位,被辗转藏入长春伪帝宫,1945年散失民间。1982年12月上旬发现并入藏吉林省博物馆。此卷前隔水、引首在散失时被人撕掉,造成残损。
    【查看详情】
  • 中山松醪赋
    《中山松醪赋》与《洞庭春色赋》,均为苏轼撰并书,此两赋并后记,为白麻纸七纸接装,纸精墨佳,气色如,前者行书三十五行,三百十二字;后者行书三十二行,二百八十七字;又有自题十行,八十五字,前后总计六百八十四字,为所见其传世墨迹中字数最多者。前者作于公元1091年冬,后者作于公元1093年,为苏轼晚年所作,苏轼贬往岭南,在途中遇大雨留阻襄邑(今河南睢县)书此二赋述怀。自题云:“绍圣元年(1094)闰四月廿一日将适岭表,遇大雨,留襄邑,书此。”时年已五十九岁。此二赋笔意雄劲,姿态闲雅,潇洒飘逸,而结字极紧,集中反映了苏轼书法"结体短肥"的特点。明张孝思云:“此二赋经营下笔,结构严整,郁屈瑰丽之气,回翔顿挫之姿,真如狮蹲虎踞。”王世贞云:“此不惟以古雅胜,且姿态百出,而结构谨密,无一笔失操纵,当是眉山最上乘。观者毋以墨猪迹之可也。”乾隆曾评:“精气盘郁豪楮间,首尾丽富,信东坡书中所不多觏。”此两帖清初为安岐所藏,乾隆时入清内府,刻入《三希堂法帖》。溥仪逊位,被辗转藏入长春伪帝宫,1945年散失民间。1982年12月上旬发现并入藏吉林省博物馆。此卷前隔水、引首在散失时被人撕掉,造成残损。
    【查看详情】
  • 李柏文书
    《李柏文书》是前凉惟一有史书可证的重要人物的文书遗迹,李柏是前凉时西域长史,文书为李柏于公元328年从海头--罗布淖尔湖畔给焉耆王等几个国王发出信函而留的草稿,是前凉简牍资料中最为集中、内涵最为丰富的文书资料。公元1909年2月,文书为日本人橘瑞超盗取于新疆罗布泊楼兰遗址。共有二纸。文书的书法有笔画带有隶书的笔意,但已显露出东晋流行的行书风貌。因此,文书的出土,对研究行书发展的历史具有很高参考价值。
    【查看详情】
  • 行书曾巩谥议稿卷
    《曾巩谥议稿》卷,宋,刘汉弼书,手卷,行书,33行,623字。《曾巩谥议稿》卷释文卷后有元韩性、黄溍、危素、周伯琦、盛景年,明魏骥、张居杰,清王懿修、胡如瀛、许正绶、胡佚民题诗及题跋。前引首明张文渊行书“先公手泽”四字。此卷是刘汉弼为北宋文学家曾巩所著谥议。曾巩卒后因官卑而无谥号,至南宋年间才追谥为“文定”,此卷是刘汉弼作考功员外郎时为曾巩议谥所写的草稿,久藏其家,到元代,刘氏的后人才找人题跋,述明是刘家的“先公手泽”,至此才明确这是刘汉弼的遗迹。《曾巩谥议稿》书法端雅凝重,丰腴悦泽,欹侧明显,狎书姿态横生,有苏轼卧笔之态,为存世极少的珍贵墨迹。同时,此书对曾巩在宋代文学领域兴衰交替之际的重要作用给予肯定,指出“因官卑不及谥,殆有司之失”。而与先人之比,名与文俱显,故追补谥号。
    【查看详情】
  • 蜀素帖
    米芾《蜀素帖》,亦称《拟古诗帖》,被后人誉为中华第一美帖,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书于宋哲宗元佑三年(1088),米芾三十八岁时,共书自作各体诗八首,计71行658字,署黻款。是米芾三十八岁时(1088年),在蜀素上所书的各体诗八首。“蜀素”是北宋时四川造的质地精良丝绸织物,上织有乌丝栏,制作讲究。《蜀素帖》书于乌丝栏内,但气势丝毫不受局限,率意放纵,用笔俊迈,笔势飞动,提按转折挑,曲尽变化。《拟古》二首尚出以行惜,愈到后面愈飞动洒脱,神采超逸。米芾用笔喜"八面出锋",变化莫测。此帖用笔多变,正侧藏露,长短粗细,体态万千,充分体现了他“刷字”的独特风格。因蜀素粗糙,书时全力以赴,故董其昌在《蜀素帖》后跋曰:“此卷如狮子搏象,以全力赴之,当为生平合作”。另外,由于丝绸织品不易受墨而出现了较多的枯笔,使通篇墨色有浓有淡,如渴骥奔泉,更觉精彩动人。《蜀素帖》结构奇险率意,变幻灵动,缩放有效,欹正相生,字形秀丽颀长,风姿翩翩,随意布势,不衫不履。率意的笔法,奇诡的结体,中和的布局,一洗晋唐以来和平简远的书风,创造出激越痛快、神采奕奕的意境。所以清高士奇曾题诗盛赞此帖:“蜀缣织素鸟丝界,米颠书迈欧虞派。出入魏晋酝天真,风樯阵马绝痛快”。董其昌在《蜀素帖》后跋曰:“此卷如狮子搏象,以全力赴之,当为生平合作”。《蜀素帖》明代归项元汴、董其昌、吴廷等著名收藏家珍藏,清代落入高士奇、王鸿绪、傅恒之手,后入清内府,现存台湾故宫博物院。
    【查看详情】
  • 行书曾巩谥议稿卷
    《曾巩谥议稿》卷,宋,刘汉弼书,手卷,行书,33行,623字。《曾巩谥议稿》卷释文卷后有元韩性、黄溍、危素、周伯琦、盛景年,明魏骥、张居杰,清王懿修、胡如瀛、许正绶、胡佚民题诗及题跋。前引首明张文渊行书“先公手泽”四字。此卷是刘汉弼为北宋文学家曾巩所著谥议。曾巩卒后因官卑而无谥号,至南宋年间才追谥为“文定”,此卷是刘汉弼作考功员外郎时为曾巩议谥所写的草稿,久藏其家,到元代,刘氏的后人才找人题跋,述明是刘家的“先公手泽”,至此才明确这是刘汉弼的遗迹。《曾巩谥议稿》书法端雅凝重,丰腴悦泽,欹侧明显,狎书姿态横生,有苏轼卧笔之态,为存世极少的珍贵墨迹。同时,此书对曾巩在宋代文学领域兴衰交替之际的重要作用给予肯定,指出“因官卑不及谥,殆有司之失”。而与先人之比,名与文俱显,故追补谥号。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