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书法艺术馆! 退出
  • 《刁遵墓志》-33
    刁氏葬于北魏熙平二年(517)十月九日,《刁遵墓志》为正书,二十八行,行三十三字,阴刻题名二列,一列十四行,一列十九行。石高75厘米,宽65厘米。清雍正年间(1723—1735)石出于河北省南皮县刁楼废寺址中(一说山东广尧出土),当时即缺右下角,志文缺一百五六十字,中间漫漶二十余字。曾归乐陵刘克伦、盐山叶氏、南皮高氏、南皮张之洞等,今不知何在。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刘氏用木版补其缺失之一角,并刻跋文于上。出土初拓本第六行『父雍』之『雍』字只有线纹而未损。
    【查看详情】
  • 《刁遵墓志》-32
    刁氏葬于北魏熙平二年(517)十月九日,《刁遵墓志》为正书,二十八行,行三十三字,阴刻题名二列,一列十四行,一列十九行。石高75厘米,宽65厘米。清雍正年间(1723—1735)石出于河北省南皮县刁楼废寺址中(一说山东广尧出土),当时即缺右下角,志文缺一百五六十字,中间漫漶二十余字。曾归乐陵刘克伦、盐山叶氏、南皮高氏、南皮张之洞等,今不知何在。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刘氏用木版补其缺失之一角,并刻跋文于上。出土初拓本第六行『父雍』之『雍』字只有线纹而未损。
    【查看详情】
  • 《刁遵墓志》-29
    刁氏葬于北魏熙平二年(517)十月九日,《刁遵墓志》为正书,二十八行,行三十三字,阴刻题名二列,一列十四行,一列十九行。石高75厘米,宽65厘米。清雍正年间(1723—1735)石出于河北省南皮县刁楼废寺址中(一说山东广尧出土),当时即缺右下角,志文缺一百五六十字,中间漫漶二十余字。曾归乐陵刘克伦、盐山叶氏、南皮高氏、南皮张之洞等,今不知何在。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刘氏用木版补其缺失之一角,并刻跋文于上。出土初拓本第六行『父雍』之『雍』字只有线纹而未损。
    【查看详情】
  • 《刁遵墓志》-31
    刁氏葬于北魏熙平二年(517)十月九日,《刁遵墓志》为正书,二十八行,行三十三字,阴刻题名二列,一列十四行,一列十九行。石高75厘米,宽65厘米。清雍正年间(1723—1735)石出于河北省南皮县刁楼废寺址中(一说山东广尧出土),当时即缺右下角,志文缺一百五六十字,中间漫漶二十余字。曾归乐陵刘克伦、盐山叶氏、南皮高氏、南皮张之洞等,今不知何在。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刘氏用木版补其缺失之一角,并刻跋文于上。出土初拓本第六行『父雍』之『雍』字只有线纹而未损。
    【查看详情】
  • 《刁遵墓志》-54
    刁氏葬于北魏熙平二年(517)十月九日,《刁遵墓志》为正书,二十八行,行三十三字,阴刻题名二列,一列十四行,一列十九行。石高75厘米,宽65厘米。清雍正年间(1723—1735)石出于河北省南皮县刁楼废寺址中(一说山东广尧出土),当时即缺右下角,志文缺一百五六十字,中间漫漶二十余字。曾归乐陵刘克伦、盐山叶氏、南皮高氏、南皮张之洞等,今不知何在。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刘氏用木版补其缺失之一角,并刻跋文于上。出土初拓本第六行『父雍』之『雍』字只有线纹而未损。
    【查看详情】
  • 《刁遵墓志》-51
    刁氏葬于北魏熙平二年(517)十月九日,《刁遵墓志》为正书,二十八行,行三十三字,阴刻题名二列,一列十四行,一列十九行。石高75厘米,宽65厘米。清雍正年间(1723—1735)石出于河北省南皮县刁楼废寺址中(一说山东广尧出土),当时即缺右下角,志文缺一百五六十字,中间漫漶二十余字。曾归乐陵刘克伦、盐山叶氏、南皮高氏、南皮张之洞等,今不知何在。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刘氏用木版补其缺失之一角,并刻跋文于上。出土初拓本第六行『父雍』之『雍』字只有线纹而未损。
    【查看详情】
  • 《刁遵墓志》-52
    刁氏葬于北魏熙平二年(517)十月九日,《刁遵墓志》为正书,二十八行,行三十三字,阴刻题名二列,一列十四行,一列十九行。石高75厘米,宽65厘米。清雍正年间(1723—1735)石出于河北省南皮县刁楼废寺址中(一说山东广尧出土),当时即缺右下角,志文缺一百五六十字,中间漫漶二十余字。曾归乐陵刘克伦、盐山叶氏、南皮高氏、南皮张之洞等,今不知何在。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刘氏用木版补其缺失之一角,并刻跋文于上。出土初拓本第六行『父雍』之『雍』字只有线纹而未损。
    【查看详情】
  • 《刁遵墓志》-49
    刁氏葬于北魏熙平二年(517)十月九日,《刁遵墓志》为正书,二十八行,行三十三字,阴刻题名二列,一列十四行,一列十九行。石高75厘米,宽65厘米。清雍正年间(1723—1735)石出于河北省南皮县刁楼废寺址中(一说山东广尧出土),当时即缺右下角,志文缺一百五六十字,中间漫漶二十余字。曾归乐陵刘克伦、盐山叶氏、南皮高氏、南皮张之洞等,今不知何在。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刘氏用木版补其缺失之一角,并刻跋文于上。出土初拓本第六行『父雍』之『雍』字只有线纹而未损。
    【查看详情】
  • 《刁遵墓志》-6
    刁氏葬于北魏熙平二年(517)十月九日,《刁遵墓志》为正书,二十八行,行三十三字,阴刻题名二列,一列十四行,一列十九行。石高75厘米,宽65厘米。清雍正年间(1723—1735)石出于河北省南皮县刁楼废寺址中(一说山东广尧出土),当时即缺右下角,志文缺一百五六十字,中间漫漶二十余字。曾归乐陵刘克伦、盐山叶氏、南皮高氏、南皮张之洞等,今不知何在。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刘氏用木版补其缺失之一角,并刻跋文于上。出土初拓本第六行『父雍』之『雍』字只有线纹而未损。
    【查看详情】
  • 《刁遵墓志》-5
    刁氏葬于北魏熙平二年(517)十月九日,《刁遵墓志》为正书,二十八行,行三十三字,阴刻题名二列,一列十四行,一列十九行。石高75厘米,宽65厘米。清雍正年间(1723—1735)石出于河北省南皮县刁楼废寺址中(一说山东广尧出土),当时即缺右下角,志文缺一百五六十字,中间漫漶二十余字。曾归乐陵刘克伦、盐山叶氏、南皮高氏、南皮张之洞等,今不知何在。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刘氏用木版补其缺失之一角,并刻跋文于上。出土初拓本第六行『父雍』之『雍』字只有线纹而未损。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