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书法艺术馆! 退出
首页>>作品列表
花气熏人帖
流派:草书馆 作者:黄庭坚 年代:北宋

【点击查看大图】

  • 作品简介
  • 作者介绍
  • 《花气熏人诗帖》,纸本墨迹,文凡五行,共二十八字,无款识。该帖笔法随意自在,一改其平日严谨的中锋线,结合了草书线条的婉转,极具欣赏价值。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 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年),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世称“黄山谷”。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后擢起居舍人。绍圣初,新党谓其修史“多诬”,贬涪州别驾,安置黔州等地。徽宗初,羁管宜州卒。黄庭坚出身于一个家学渊博的世家,自小聪慧过人,一生命运多桀,仕途坎坷,热衷佛老。他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尤长于诗,开创江西诗派,与苏轼齐名,有《豫章黄先生文集》。词与秦观齐名,有《山谷琴趣外篇》。黄庭坚的书法渊源多种,主要受颜真卿、苏轼和南朝刻石瘗鹤铭影响,后见怀素草书自叙帖,受到很多启发,用笔趋于圆劲,多连绵草势。黄庭坚的行书,如《松风阁诗帖》、《苏轼黄州寒食诗跋》等,用笔如冯班《钝吟杂录》所讲:“笔从画中起,回笔至左顿腕,实画至右住处,却又跳转,正如阵云之遇风,往而却回也。”他的起笔处欲右先左,由画中藏锋逆入至左顿笔,然后平出,无平不陂,下笔着意变化,收笔处回锋藏颖,以“画竹法作书”给人以沉着痛快的感觉。其结体从颜鲁公《八关斋会报得记》来,中宫收紧,由中心向外作辐射状,纵伸横逸,如荡桨,如撑舟,气魄宏大,气宇轩昂,其个性特点十分显著。至于他的草书,黄庭坚《山谷自论》云:“余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晚得苏才翁、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又得张长史、僧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赵孟頫说:“黄太史书,得张长史圆劲飞动之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