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书法艺术馆! 退出
  • 铜嘉量铭
    《新莽铜嘉量铭》,西汉末新莽时期器铭,传为清末在河南孟津出土。器壁正面有81字总铭,每一种量器又有分铭。篆书。拓本。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新莽铜嘉量铭》系小篆范畴,结体为两汉篆书中少见的极纵之势。线条挺拔,舒展雄阔,形体以上密下疏为特色,形成极为明显的体势与书风。
    【查看详情】
  • 袁敞碑
    东汉元初四年(117年)刻。碑有断缺。《袁敞碑》,全称《汉司空袁敞碑》,1923年春,出土于洛阳。此碑以方折之笔作篆法,不失流畅,成为此碑长处。是小篆书体中不可多得的珍品。清邓石如习小篆,从此碑获益不少。
    【查看详情】
  • 小屯南地刻辞卜骨
    甲骨文是龟甲、兽骨文字的简称,全称“龟甲兽骨文字”,也称“龟甲文”、“卜辞”、“占卜文字”、“契文”、“殷契”等。是青铜时代(约公元前1339-1281年)殷商刻在龟甲、兽骨、人骨上记载占卜、祭祀等活动的文字,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成熟文字。十九世纪末,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小屯,史称“殷墟”。甲骨文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用笔、结字、章法三个基本要素,形成了庄重、肃穆的书风,是一种最古而造极的书体。
    【查看详情】
  • 小屯南地刻辞卜骨
    甲骨文是龟甲、兽骨文字的简称,全称“龟甲兽骨文字”,也称“龟甲文”、“卜辞”、“占卜文字”、“契文”、“殷契”等。是青铜时代(约公元前1339-1281年)殷商刻在龟甲、兽骨、人骨上记载占卜、祭祀等活动的文字,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成熟文字。十九世纪末,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小屯,史称“殷墟”。甲骨文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用笔、结字、章法三个基本要素,形成了庄重、肃穆的书风,是一种最古而造极的书体。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