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书法艺术馆! 退出
  • 王居士砖塔铭
    上官灵芝撰,敬客书,正书,十七行,行时期字。唐显庆三年(658年)十月十二日。明万历出土,砖已裂3截,后裂5截、7截,且佚一石,故全拓本极难得,此为初拓全文,曾藏吴县陆氏松下清齐,后转归吴湖帆跋,褚德彝题识。《王居士砖塔铭》便是唐代无名书法家所书的传世精品.
    【查看详情】
  • 王居士砖塔铭
    上官灵芝撰,敬客书,正书,十七行,行时期字。唐显庆三年(658年)十月十二日。明万历出土,砖已裂3截,后裂5截、7截,且佚一石,故全拓本极难得,此为初拓全文,曾藏吴县陆氏松下清齐,后转归吴湖帆跋,褚德彝题识。《王居士砖塔铭》便是唐代无名书法家所书的传世精品.
    【查看详情】
  • 王居士砖塔铭
    上官灵芝撰,敬客书,正书,十七行,行时期字。唐显庆三年(658年)十月十二日。明万历出土,砖已裂3截,后裂5截、7截,且佚一石,故全拓本极难得,此为初拓全文,曾藏吴县陆氏松下清齐,后转归吴湖帆跋,褚德彝题识。《王居士砖塔铭》便是唐代无名书法家所书的传世精品.
    【查看详情】
  • 孟法师碑
    “初唐四家”之一的褚遂良在写《孟法师碑》时四十七岁,其书法继承王羲之的传统,外柔内刚,笔致圆通。此碑章法缜密而气势流动,在创立楷书新的风范上,褚遂良的影响是很大的。最能代表他独特风格的是《雁塔圣教序》,此碑是他五十七岁时书。意间行草,疏瘦劲炼,雍容婉畅,仪态万方,如张怀瓘赞曰:美人蝉娟,似不轻于罗缔,铅华绰约,甚有余态。”
    【查看详情】
  • 王居士砖塔铭
    上官灵芝撰,敬客书,正书,十七行,行时期字。唐显庆三年(658年)十月十二日。明万历出土,砖已裂3截,后裂5截、7截,且佚一石,故全拓本极难得,此为初拓全文,曾藏吴县陆氏松下清齐,后转归吴湖帆跋,褚德彝题识。《王居士砖塔铭》便是唐代无名书法家所书的传世精品.
    【查看详情】
  • 王居士砖塔铭
    上官灵芝撰,敬客书,正书,十七行,行时期字。唐显庆三年(658年)十月十二日。明万历出土,砖已裂3截,后裂5截、7截,且佚一石,故全拓本极难得,此为初拓全文,曾藏吴县陆氏松下清齐,后转归吴湖帆跋,褚德彝题识。《王居士砖塔铭》便是唐代无名书法家所书的传世精品.
    【查看详情】
  • 玄秘塔碑
    《玄秘塔碑》(841年,六十四岁作)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邵建和、邵建初镌刻。共二十八行,行五十四字,石存西安碑林。清王澍《虚舟题跋》云,“诚是极矜炼之作。”明王世贞《弇州山人稿》云:“此碑柳书中最露筋骨者。”其骨力矫健,筋骨特露,刚健遒媚;结字瘦长,且大小颇有错落,巧富变化,顾盼神飞,行间气脉流贯。全碑无一懈笔,可谓精绝。柳公权的楷书中以《神策军碑》、《玄秘塔碑》影响最深远。
    【查看详情】
  • 玄秘塔碑
    《玄秘塔碑》(841年,六十四岁作)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邵建和、邵建初镌刻。共二十八行,行五十四字,石存西安碑林。清王澍《虚舟题跋》云,“诚是极矜炼之作。”明王世贞《弇州山人稿》云:“此碑柳书中最露筋骨者。”其骨力矫健,筋骨特露,刚健遒媚;结字瘦长,且大小颇有错落,巧富变化,顾盼神飞,行间气脉流贯。全碑无一懈笔,可谓精绝。柳公权的楷书中以《神策军碑》、《玄秘塔碑》影响最深远。
    【查看详情】
  • 玄秘塔碑
    《玄秘塔碑》(841年,六十四岁作)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邵建和、邵建初镌刻。共二十八行,行五十四字,石存西安碑林。清王澍《虚舟题跋》云,“诚是极矜炼之作。”明王世贞《弇州山人稿》云:“此碑柳书中最露筋骨者。”其骨力矫健,筋骨特露,刚健遒媚;结字瘦长,且大小颇有错落,巧富变化,顾盼神飞,行间气脉流贯。全碑无一懈笔,可谓精绝。柳公权的楷书中以《神策军碑》、《玄秘塔碑》影响最深远。
    【查看详情】
  • 玄秘塔碑
    《玄秘塔碑》(841年,六十四岁作)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邵建和、邵建初镌刻。共二十八行,行五十四字,石存西安碑林。清王澍《虚舟题跋》云,“诚是极矜炼之作。”明王世贞《弇州山人稿》云:“此碑柳书中最露筋骨者。”其骨力矫健,筋骨特露,刚健遒媚;结字瘦长,且大小颇有错落,巧富变化,顾盼神飞,行间气脉流贯。全碑无一懈笔,可谓精绝。柳公权的楷书中以《神策军碑》、《玄秘塔碑》影响最深远。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