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书法艺术馆! 退出
  • 灵岩寺颂碑
    《灵岩寺颂碑》在山东泰山灵岩寺鲁班洞中,唐代书法家李邕于天宝元年(742年)撰书。字体行书,21行,满行41字。此碑最早见于赵明诚《金石录》。清乾隆时阮元撰《山左金石志》时,已不详所在。咸丰六年(1856年)书法家何绍基来济南访得,但已断为二石,文字也多有残缺。据《金石录》载,李邕在山东曾留下不少碑版,惜现仅存《灵岩寺颂碑》。
    【查看详情】
  • 董美人墓志
    又称《美人董氏墓志》。隋开皇十七年(597)刻。蜀王杨秀撰文,无书者姓名。21行,行23字。清末陕西西安出土,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石佚。隋人书法,是南北朝到唐之间的津梁。《美人董氏墓志》恰好反映了这一点,属历代墓志的上品,开唐代锺绍京一路小楷之先河。其书法布局整齐缜密,结字恭正严谨,笔法精劲含蓄,淳雅婉丽。从字体面目看,楷法纯一,隶意脱尽,已与晋人小楷、北朝墓志迥别,但是部分地可以看到外方里圆、华美坚挺的笔致,给人以清朗爽劲,古意未漓的感觉。清罗振玉对其评价很高:“楷法至隋唐乃大备,近世流传隋刻至《董美人》、《尉氏女》、《张贵男》三志石,尤称绝诣。”该志堪称隋代正书作品中的杰作。
    【查看详情】
  • 张翰帖
    亦称《季鹰帖》,欧阳询书。行楷书,无款。纸本,纵25.2厘米,横33厘米。此帖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后纸有瘦金体书跋:“唐太子率更令欧阳询书张翰帖。笔法险劲,猛锐长驱,智永亦复避锋。鸡林尝遣使求询书,高宗闻而叹曰:’询之书远播四夷。晚年笔力益刚劲,有执法廷争之风,孤峰崛起,四面削成,非虚誉也。’”此帖的风格与欧阳询的楷书风格基本上是一致的,同是以险取胜。字的重心压在左侧,而以千钧之势出一奇笔压向右侧,使每个字的结体形成一种逆反之势,然后再向右用力使之化险为夷,真可谓“险中求稳,别有乐趣”。清乾隆帝评论道:“妙于取势,绰有余妍。”
    【查看详情】
  • 华严疏
    《华严疏卷》是黄庭坚写给化缘僧人换取银两的。整卷运笔沉凝浑厚,笔势遒健,刚健中含妍媚。颇得颜真卿的遗韵,是他盛年时行草书代表作。通卷书法以险侧奇峻、体势开张的风格取胜。此卷曾经明韩世能、清汪日章收藏,钤有“古心堂”、“雷氏裕之”、“钱唐汪曰丞迟云氏图书记”等印记。《真迹日录》、《壮陶阁书画录》等着录。嘉庆七年李廷敬刻入《平远山房法帖》,《海山仙馆藏真》、《宋四大家墨宝》也有收录。1962年,文化部文物管理局拨交上海博物馆。
    【查看详情】
  • 多宝塔感应碑-1
    颜真卿是在四十四岁时书写的《多宝塔感应碑》。《多宝塔感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岑勋撰文,颜真卿楷书,徐浩隶书题额,史华镌刻。唐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四月立。碑高260.3厘米,宽140厘米。34行,行66字。《多宝塔感应碑》是已知颜书中书写时间最早的碑刻,因此反映了颜氏早期书法风貌。从风格看,此碑和他中、后期书法风格出入还是较大的,还没有体现出他雄强、伟壮、沉雄的气象,相对写的严谨、秀整,起收笔见笔见锋,尚未有篆籀之气,略近欧书。故有评论道:“此是鲁公最匀稳书,亦尽秀媚多姿,第微带俗,正是近世掾史家鼻祖。又点画太圆整,笔写不应著此。米元章谓鲁公每使家僮刻字,会主人意,修改波撇,致大失真。观此良非诬”。
    【查看详情】
  • 胆巴帝师碑
    《胆巴帝师碑》墨迹,大楷书,纸本。《胆巴帝师碑》是赵孟俯晚年作品,结体端庄肃穆,雄遒苍健。是赵氏大楷书的典范
    【查看详情】
  • 多宝塔感应碑-2
    颜真卿是在四十四岁时书写的《多宝塔感应碑》。《多宝塔感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岑勋撰文,颜真卿楷书,徐浩隶书题额,史华镌刻。唐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四月立。碑高260.3厘米,宽140厘米。34行,行66字。《多宝塔感应碑》是已知颜书中书写时间最早的碑刻,因此反映了颜氏早期书法风貌。从风格看,此碑和他中、后期书法风格出入还是较大的,还没有体现出他雄强、伟壮、沉雄的气象,相对写的严谨、秀整,起收笔见笔见锋,尚未有篆籀之气,略近欧书。故有评论道:“此是鲁公最匀稳书,亦尽秀媚多姿,第微带俗,正是近世掾史家鼻祖。又点画太圆整,笔写不应著此。米元章谓鲁公每使家僮刻字,会主人意,修改波撇,致大失真。观此良非诬”。
    【查看详情】
  • 化度寺碑
    全称《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唐李百药撰文,欧阳询书。碑立于唐贞观五年(公元631年),楷书35行,行书33字。原石久佚。此碑书法笔力强健,结构紧密。早《九成宫》一年而书,故风格极相似,但谨严有余舒展不足。元赵孟俯评论云:“唐贞观间能书者,欧阳率更为最善,而《邕禅师塔铭》又其最善者也。”清代金石家翁方纲对此碑书法评价极高,认为此碑胜于《九成宫醴泉铭》。赞誉虽嫌过头,但可以说明此碑的书法确有其独到的地方。
    【查看详情】
  • 八关斋会报德记
    颜真卿初。60岁以后,其楷书完全成熟。64岁他来到睢阳郡(今商丘市)书写的《八关斋会报德记》碑文,宽绰圆润,雄浑超俗,被康有为称为“诚为绝作”。《八关斋会报德记》碑文不仅字体圆健浑厚,而且全篇内容矫健奔放,如万丈瀑布,一泻千里,似一气呵成。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