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书法艺术馆! 退出
  • 东方朔画赞碑
    《东方朔画赞碑》,全称《汉太中大夫东方先生画赞并序》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刊立,晋夏侯湛文,颜真卿书。楷书,字大近三寸,额篆书阳文〔汉太中大夫东方先生画赞碑〕,意颇古雅,碑阴隶书题额,记颜真卿撰并书及额。碑在山东陵县,四面刻。据文南记载,是碑向无原拓,宋拓已为剜拓本;明以前未再剜拓者字又损泐,肥钝无锋,或亦谓宋本,然已等而下之;明以后再剜,十行“贵”字失形;清干、嘉间碑字又泐,清末复大剜,遂尽失原貌。另有翻刻本数种。《东方朔画赞碑》,颜真卿四十五岁时书,人值壮年,笔力饱满,气势雄壮,即使已被剜刻,仍可以参照《鲜于氏离堆记》,恢复当年之风彩。
    【查看详情】
  • 手毕帖并诗
    《毕帖并诗》是王璲写给“白寉山高士”的书信并和诗三首,表达对友人的怀念及渴望相见的心情。第一首见王璲诗集《青城山人集》卷四,题为《寄虞公务》;第三首载于卷六,题为《寄友》;第二首则为集外之作。书法天然古淡,意态萧散平和。师法钟繇、王羲之,又具赵孟俯书法的韵味,乃元末明初小楷常见之体貌。
    【查看详情】
  • 封和突墓志
    又称《美人董氏墓志》。隋开皇十七年(597)刻。蜀王杨秀撰文,无书者姓名。21行,行23字。清末陕西西安出土,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石佚。隋人书法,是南北朝到唐之间的津梁。《美人董氏墓志》恰好反映了这一点,属历代墓志的上品,开唐代锺绍京一路小楷之先河。其书法布局整齐缜密,结字恭正严谨,笔法精劲含蓄,淳雅婉丽。从字体面目看,楷法纯一,隶意脱尽,已与晋人小楷、北朝墓志迥别,但是部分地可以看到外方里圆、华美坚挺的笔致,给人以清朗爽劲,古意未漓的感觉。清罗振玉对其评价很高:“楷法至隋唐乃大备,近世流传隋刻至《董美人》、《尉氏女》、《张贵男》三志石,尤称绝诣。”该志堪称隋代正书作品中的杰作。
    【查看详情】
  • 郭虚己墓志
    《郭虚己墓志》是颜真卿四十岁所书,比《多宝塔碑》还要早三年,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颜氏书法作品,颜真卿的书法初学褚遂良,后得笔法于张旭,彻底摆脱了初唐风范,摒弃了遒媚为尚的风气,一变古法,创造了新的时代书风。因为颜真卿的书法把篆隶的笔法用于楷书草书,点竖撇捺都写的肥壮丰满,因而被人称为"颜体"。《郭虚己墓志》的出土,在书法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原因是:一、颜真卿存世的碑帖大都残缺损坏,而郭虚己墓志深埋地下,与世隔绝,碑石保存的完好,字口丝毫未损,保持了颜氏楷书的风格。二、《郭虚己墓志》是颜真卿四十岁所书,比《多宝塔碑》还要早三年,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颜氏书法作品,为研习颜真卿书法者,尤其是新入门者提供了一个更具实用价值的范本。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