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书法艺术馆! 退出
  • 墨书残纸
    新疆罗布泊古楼兰遗址曾发现一批墨书的残纸和木简,残纸中有西晋永嘉元年(307)和永嘉四年的年号,这批残纸当是西晋至十六国的遗物,其内容除公文文书外,还有私人的信札和信札的草稿,书体除介乎隶楷之间的楷书外,还有行书和草书,这些残纸是研究魏、晋、十六国书法的宝贵资料。
    【查看详情】
  • 墨书残纸
    新疆罗布泊古楼兰遗址曾发现一批墨书的残纸和木简,残纸中有西晋永嘉元年(307)和永嘉四年的年号,这批残纸当是西晋至十六国的遗物,其内容除公文文书外,还有私人的信札和信札的草稿,书体除介乎隶楷之间的楷书外,还有行书和草书,这些残纸是研究魏、晋、十六国书法的宝贵资料。
    【查看详情】
  • 墨书残纸
    新疆罗布泊古楼兰遗址曾发现一批墨书的残纸和木简,残纸中有西晋永嘉元年(307)和永嘉四年的年号,这批残纸当是西晋至十六国的遗物,其内容除公文文书外,还有私人的信札和信札的草稿,书体除介乎隶楷之间的楷书外,还有行书和草书,这些残纸是研究魏、晋、十六国书法的宝贵资料。
    【查看详情】
  • 淳化秘阁帖
    摹本。《淳化阁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大型名家书法集帖,编刻于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一般认为,《淳化阁帖》以编次于宋淳化年间而得名,因刻版深藏禁宫秘室,故亦称《淳化秘阁法帖》,简称《阁帖》,被誉为“法帖之祖”。全书收入历代帝王、名臣和书法家一百多人,墨迹约420件。上海博物馆于2003年从海外购归的《淳化阁帖》是第四、六、七、八卷,是目前已知的硕果仅存的原刻拓本。
    【查看详情】
  • 淳化秘阁帖
    摹本。《淳化阁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大型名家书法集帖,编刻于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一般认为,《淳化阁帖》以编次于宋淳化年间而得名,因刻版深藏禁宫秘室,故亦称《淳化秘阁法帖》,简称《阁帖》,被誉为“法帖之祖”。全书收入历代帝王、名臣和书法家一百多人,墨迹约420件。上海博物馆于2003年从海外购归的《淳化阁帖》是第四、六、七、八卷,是目前已知的硕果仅存的原刻拓本。
    【查看详情】
  • 淳化秘阁帖
    摹本。《淳化阁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大型名家书法集帖,编刻于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一般认为,《淳化阁帖》以编次于宋淳化年间而得名,因刻版深藏禁宫秘室,故亦称《淳化秘阁法帖》,简称《阁帖》,被誉为“法帖之祖”。全书收入历代帝王、名臣和书法家一百多人,墨迹约420件。上海博物馆于2003年从海外购归的《淳化阁帖》是第四、六、七、八卷,是目前已知的硕果仅存的原刻拓本。
    【查看详情】
  • 淳化秘阁帖
    摹本。《淳化阁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大型名家书法集帖,编刻于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一般认为,《淳化阁帖》以编次于宋淳化年间而得名,因刻版深藏禁宫秘室,故亦称《淳化秘阁法帖》,简称《阁帖》,被誉为“法帖之祖”。全书收入历代帝王、名臣和书法家一百多人,墨迹约420件。上海博物馆于2003年从海外购归的《淳化阁帖》是第四、六、七、八卷,是目前已知的硕果仅存的原刻拓本。
    【查看详情】
  • 淳化秘阁帖
    摹本。《淳化阁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大型名家书法集帖,编刻于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一般认为,《淳化阁帖》以编次于宋淳化年间而得名,因刻版深藏禁宫秘室,故亦称《淳化秘阁法帖》,简称《阁帖》,被誉为“法帖之祖”。全书收入历代帝王、名臣和书法家一百多人,墨迹约420件。上海博物馆于2003年从海外购归的《淳化阁帖》是第四、六、七、八卷,是目前已知的硕果仅存的原刻拓本。
    【查看详情】